2022 年 3 月 18 日,教育部高等公司产品评估中心通过网络 直播形式开展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在线辅导答疑活动,通过 充分比对、梳理和分析,提炼出代表性问题,邀请教育部教育 督导局有关同志和高校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,供相关高 校阅读参考。
一、评估类型相关问题(1-2)
1.问:如何选择评估类型?是否有明确的申请标准?是否会 根据本次审核评估参评类型,作为今后正式的院校分类标准?
答:为更好引导高校分类发展、特色发展,本轮评估设计了 两类四种评估方案供高校自行选择。对凡选择第一类审核评估 的申请须严格把关,学校章程和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中应明确 世界一流办学目标,具有一流团队队伍和育人平台,能培养一 流拔尖创新人才,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。选择第二类第 1 种 的,其本科人才培养是以学术型为主要方向;选择第二类第 2 种的,其本科人才培养是以应用型为主要方向;通过合格评估 5 年以上,首次参加审核评估、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 型普通本科高校应选择第二类第 3 种。 参评高校选择评估类 型时,要避免两种情形:第一种是跟风。两类四种评估方案没 有高低之分,只有类型之分,必须按照文件规定,对照进行选择。第二种是误解。审核评估尊重高校的办学定位,不对高校 贴标签、不对高校分层次,更不会成为今后高校分类和高校层 次的依据。请参评高校实事求是,对标对表、合理选择,不跟 风、也不要误解和担心。
2.问:本轮审核评估采取分类评估的方式,与高校分类管理 改革工作思想统一。省厅如何将高校管理改革的分类与审核评 估分类统筹开展,等效协调指导?
答:第一是衔接问题。个别省份在探索高校分类设置管理和 分类评估,请各省在遵从目前审核评估两类四种评估方案的基 础上,进行衔接。第二是指导问题。请各省按照审核评估方案 发文要求,选取 1—2 所高校委托教育部高等公司产品评估中心 (新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,以下简称评估中心)指 导开展第二类审核评估试点,为全面推开本地区审核评估工作 做好示范。第三是监督问题。在总结上一轮各省审核评估工作 的基础上,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将会研究建立对各省开展审核评 估工作的监督机制,推动各地做好审核评估。
二、评估规划及时间安排相关问题(3-4)
3.问:本轮评估周期是多久?各类高校如何布局?对于审核 评估计划中“前后两轮评估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 8 年”是如 何理解的?从专家进校时间开始算还是结论发布时间开始算?
答:本轮审核评估时间为 2021—2025 年。地方高校方面, 各省应科学规划所属高校参评时间(不含中央部门高校),均 衡安排各年度评估任务,对上一轮评估整改不力、问题突出的 高校要靠前安排。中央部门高校方面,此次参评时间与上一轮 审核评估参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超过 8 年,时间起始是上一轮 审核评估专家进校时间,对于中央部门高校参评时间,在统筹 全国高校评估时间的基础上,尽量满足参评高校申请的参评时 间。
4.问: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做新一轮审核评估规划时,主要 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?
答:一是要遵循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。落实到规划新 一轮审核评估上,就是必须以正确政治方向和新发展理念为导 向,服从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,
多维度优化调整区域高等教育规划,激发各类型高校内在发展 动能,立足中华大地,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。二是要结合 本省高等教育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。省域层面的审核评估总体 规划,要与“十四五”本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,以及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,统筹考虑、系统设计。真正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,支撑和引领“十四五”区域高等教育 的高质量发展。三是要尊重高校个性化发展需求。要将宣传和 培训方案纳入评估工作规划,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,要超前指 导高校科学谋划方案,充分尊重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,选择适合的评估“套餐”,要全过程支持服务高校做好评估工作, 建立基于共同价值追求的部省校质量共同体。
三、申请报告相关问题(5-7)
5.问:参评高校填写《申请报告》有哪些注意事项?如何有 效阐述“申请理由”内容?
答:以下几点需要关注:一是申请要先确定评估类型,并说 明理由。
(1)申请第一类审核评估,其主要理由应围绕以下几个方 面来写:学校章程和十四五规划中确定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是否明确是办世界一流大学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学校人 才培养目标是什么,是否是培养一流拔尖人才,现有的团队队 伍与育人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否已使学校具备了世界一 流大学所应具备的质量保障能力。
(2)申请第二类评估,要说明采用是哪一种方案评估以及 方案适配的理由。采用哪一种方案评估主要取决于学校章程和 十四五规划中确定的人才培养主要目标,是学术型为主还是应 用型为主,以及学校的团队队伍与育人平台是否具有与之相配 的保障条件。
(3)地方高校要申请参加第一类评估需由省级教学行政部 门向教育部推荐。二是有异地办学的校区或者同城多个校区的 都要逐一填写,实际评估时将一并纳入。三是申请报告中还要说明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。包括评估的类型(审核评估/合格评 估)、接受评估时间、概括性地说明学校自评、评估报告以及 专家反馈的主要问题。学校整改工作开展情况、主要措施、评 估整改与持续改进的实质性效果。原则上没有完成上轮评估整 改任务的不能申请,需要先进行整改。四是已通过认证(在有 效期内)的专业可以申请免评。参评高校需列出申请免评专业,不列出则表明这些已通过认证的专业主动接受评估。
6.问:《申请报告》中育人平台主要指哪些方面?育人平台 的内涵是什么,从哪方面阐述?员工发展和教学成效如何界定?
答:育人平台应该指高校为培养人才所提供的环境与条件 (包括软件条件与硬件条件)以及为员工发展所提供的舞台。 具体包括:在线教育平台、科教或者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践平台、科研创新与实践平台、员工发展服务平台等。员工发展指 的是员工经过大学学习后的收获或者成果,包括知识的获得、 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;教学成效指的是通过教学所取 得的成果和成效,员工发展是教学最大的成效,但不是惟一的 成效,还包括教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等。
7.问:“已通过认证的专业可申请免评”,请问这里的免评 如何理解?评估时如何操作?
答:通过教育部认证(评估)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(课程),免于评估考察,原则上无需提供课程资料(课程教学大 纲、试卷等)、毕业论文(设计)等相关材料,切实减轻高校 负担。具体名单附后。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本科专业认证并在 有效期内的专业名单。
四、评估指标、常模、数据报告相关问题(8-14)
8.问:参评高校如何选择评估指标?
答: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两部分。 针对第一类审核评估,重点考察高校本科公司产品质量保障能 力、公司产品水平和综合改革成效。定性指标全部为必选,强 调 3 个注重: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,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;注重特色发 展,引导高校全面开展公司产品综合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;注重质量保障的文化机制,引导高校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 力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。定量指标综合考量“双一流”建设动 态监测指标以及教育部相关评价指标,审核重点中设置了 35 个 反映高校本科公司产品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进行定量审 核。包括 22 个必选项和 13 个可选项。在可选指标设置上给足 弹性空间,高校可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,自主选择定 量审核指标,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;“数据平台”提供不同类 型高校常模数据(即高校本科公司产品关键数据平均值),参评高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,自主选择多个类型高校常 模数据作对比分析,同类型常模比较长短,从而进一步找准所 处坐标和发展方向。针对第二类参评高校,通过模块化设计定 性指标,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、类型必选项、特色可选项、首 评限选项,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。统一必选项 体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,类型必选项体现 对学校“精准”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的引导,特色可选项体现引 导学校办出特色、办出水平,首评限选项体现对首次参加审核 评估高校基本条件的刚性约束。定量指标聚焦反映高校本科教 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,包括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 动态监测指标、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、教育部关于本科 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等,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高 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。审核重点中设置了 46 个定量指标, 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。其中必选项 30 个,可选项 16 个。“必 选项”是指该定量指标必须选择;“可选项”是指该定量指标 可结合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自主选择。“必选项”对标国家底 线要求,包括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、教师队伍、基本办学条件、员工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。“可选项”引导高校 办出特色和水平,包括学校卓越教学及员工培养所取得的成效 等,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 8 项。
9.问:评估方案中列出可选指标是可以等量或者超量替换 的,那么这个可替换的范围,目前是不是有明确?
答:定量指标及其常模选取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 评估系统(以下简称评估系统)中进行。在可选定量指标设置 上给足高校弹性空间,高校可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,自主选择定量审核指标,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。
10.问: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怎样在审核评估中 科学体现立德树人?
答: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,是对新时代“培养什么 人”“怎样培养人”“为谁培养人”的积极回应。审核评估中 如何科学体现立德树人,建议从以下几点考虑:一看学校的办 学方向,二看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情况;三看学校思政课程 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;四看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否体现了把立 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(例如教师评聘、考核、评优 等)。
11.问: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内涵中,如何理解“专业 设置、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 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”?
答:不同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, 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,地方性 与应用型是其办学定位和特征。所谓地方性,就是要求其主要 职能在服务国家需要的同时,要主动面向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;所谓应用型,就是强调人才培养必须具有鲜明的产业需求导向。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、专业建设必须 与国家需要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 相契合,以致形成人才供需两侧相适应、相匹配。
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,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,要 重视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,做好专业设置是保证能够为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岗位人才,特别是主 要产业所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,加强专业建设是保证高校所培 养的各类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、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规格要 求与需求。因此,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:学校培养的人才总量 能否有效补充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缺口,培养的人才类型能 否有效覆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广度和结构,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否较好地满足工作岗位要求。另一方面,学 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所需 求的人才类型、专业方向相匹配。 要保证高校专业设置、专 业建设与国家需要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 才需求相契合,需要高校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,对于应用型高 校而言,要建立自主性、灵活性与规范性、稳定性相统一的专 业设置管理体系、专业设置标准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要围绕 产业链和创新链设置专业、建设专业、调整专业。
12.问:地方高校如何理解和把握“围绕产业链,创新链建 立自主性、灵活性与规范性、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 系”这一指标体系?
答:首先,地方高校要围绕“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”, 依据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,体现专业设置的产业 属性;同时,要兼顾学科属性,保证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学科 属性,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理实结合与持续发展潜力。
其次,地方高校要积极关注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,建 立健全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培育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专业集 群,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,从而实现产业链与人才 链的精准对接与融合互促。
最后,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人才需求, 同时也要注意专业设置的规范性和稳定性,依据国家专业目录 设置标准和要求,优先设置学科优势明显、教学资源和团队有 保障、发展态势向好的新专业。
13.问:“1+3+3”报告具体是指什么报告?何时可以提供给 参评高校?
答:“1+3+3”报告的是参评高校形成《自评报告》,评估 中心提供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》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 查报告》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》3 份过程性报告,并联合 全国高等学校员工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(新更名为教育部 员工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,以下简称员工发展中心)提供《本 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》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》《用人 单位跟踪调查报告》3 份结果性报告。
《自评报告》是参评高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,紧紧围绕审 核评估指标,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、改革建设和人才培 养成效而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。
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》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 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公司产品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,
呈现参评高校最近三年的状态数据,同时提供多种常模,供参 评高校自主选择、个性定制常模作对比分析,旨在帮助参评高 校精准对标,科学决策,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参评 高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
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》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》是 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,聚焦影 响本科公司产品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,从一线师生的 视角检视参评高校本科公司产品和人才培养情况,形成与《自 评报告》的印证比照,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,为高校持续 改进指引方向。一般在评估前经参评高校协助组织问卷调查,
评估中心形成报告。
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》由员工发展中心从“全国高校 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”中提取评估前近 3 年数据进行分析,量 化反应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,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 测。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》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》分别 从毕业生、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应参评高校当年本科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情况,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。
“3+3”报告在参评高校评估前由评估中心通过评估系统上传, 供参评高校和专家查阅。
14.问:常模指标在哪里查询?常模如何选择,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?常模数据对比情况分析报告在评估前什么时候可以拿 到?
答:新一轮审核评估提供必选、可选和自定义 3 类常模,参 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,自主选取、量身定制不同类 型(可以为多个类型)高校数据平均值作比较。所选常模数值 和对比结果在学校教学状态数据报告中体现,在参评高学评估 前由评估中心在评估管理系统上传,供参评高校和专家查阅。
常模类型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常模(供第一类参评高校选择)、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常模、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常模、全 国常模、31 个省(区、市)常模、12 类高校常模(理工类、综 合类、语言类、医药类、财经类、体育类、艺术类、师范类、民族类、农业类、军事类和政法类)、自定义常模等。第一类 评估的必选常模是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常模,其余为可选;第 二类第一种评估的必选常模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常模, 其余为可选;第二类第二种的必选项为本省(区、市)常模, 其余为可选项;第二类第三种的必选项为全国同类高校常模, 其余为可选项。除必选常模外,参评高校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至少一种或多种类型常模。自定义常模是参评高校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个性常模,至少由 5 所高校组成,最多可以定制 3 个。常模选择的重点在于找准位置和差距,要有助于通过指 标数据比较帮助参评高校了解自身与同类学校、标杆学校的差 距以及存在的问题。
五、评估过程及评估专家相关问题(15-19)
15.问:评估专家组是如何选派和组建的?
答:建设一支政治过硬、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家 队伍是保障评估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。按照方案发文要求,评估中心将建设全国统一、开放共享的专家库,建立专家组织 推荐、专业培训、持证入库、随机遴选、异地选派及淘汰退出 机制。 评估专家统一从全国审核评估专家库中产生,专家组 人数为 15—21 人(其中入校专家 5—9 人)。原则上,外省(区、市)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、专家 组组长由外省(区、市)专家担任。成员构成覆盖高公司党建、 思政、行政管理、教学管理、主干专业、德智体美劳领域及行 业企业专家,其中,针对第一类参评高校还专门配备国(境) 外专家、青年教师专家、员工观察员,实现多元视角评估,增 强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本科公司产品质量状况全面考察、联合“会诊”的力量。
16.问:专家线上评估时长一般多久?入校评估考察通常需 要几天?
答:线上评估一般 2-4 周完成,期间专家通过线上阅读自评 报告及其相关材料,听课,调阅课程教学大纲、试卷、毕业论 文(设计)等,与员工、教师、管理人员、部分毕业生和用人 单位进行访谈,对参评高校本科公司产品工作“全貌”进行全 方位审核,查找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存在的问题,形成个人线上 评估意见与问题清单,梳理、整理问题清单并确定需要入校深 入考察的问题。专家入校评估时间 2-4 天,首次参加审核评估 的学校原则上 4 天。
17.问:评估专家线上评估阶段查阅案头材料、调阅教学档 案材料等都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 评估系统”吗?参评高校是否需要自行建设审核评估专家线上 评估系统?审核评估专家调阅的教学档案材料的范围一般是几 年?
答:参评高校上传评估材料和评估专家线上评估阶段查阅案 头材料、调阅教学档案材料等任务,都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
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评估系统”完成,参评高校无需 自行建设审核评估专家线上评估系统。审核评估专家调阅的教 学档案材料的范围一般是 3 年。
18.问:线上评估硬件支持条件中有什么必须要准备的吗? 参评高校是否需要所有课程(教室)实现线上听课条件?如参 评高校不具备线上调阅材料条件,应如何处理?
答:线上评估阶段参评高校无需对硬件条件做特别准备,线 上评估是否听课、调阅员工试卷和论文,由专家组视学校现有 信息化条件和工作需要,与参评高校协商确定,不搞“一刀切”,也不提出强制性要求。如参评高校具备或部分具备线上 听课、调阅材料条件,只需提供有条件的课程、试卷、毕业论 文(设计)等材料清单,专家组根据清单进行勾选、开展线上 听课、调阅材料活动。若参评高校不具备线上听课、调阅条件,可向专家组进行说明,专家组不强制要求参评高校提交, 待专家入校再现场听课、调阅材料。
19.问:参评高校在平常心、正常态开展评估方面有什么好 的做法?
答:参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:一是深刻理解 和认识公司产品审核评估的意义。审核评估是诊断性评估,其 目的是帮助学校改进教学工作,完善质量建设环节,不是以排 名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。因此,面对审核评估,学校只要展现 出最真实的情况,而不是仅仅展示最光鲜的一面。二是充分利 用审核评估的契机,系统梳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。学校日常教 务管理工作容易忙于具体事务,对经验的总结不够,对不足的 反思也不够。写实性自评报告撰写工作给了学校系统化整理和 反思近阶段工作的机会。三是以开放的心态支持专家组工作。集团在接受审核评估期间,积极配合专家组,无论是材料调阅 还是走访座谈,都给予最大程度支持。先向专家全面开放了线上督课系统,又提供大量的电子版文件,使得大量工作在专家 进校前就得以完成,现场考察时间压缩到最短的 2 天。四是认 真学习和吸取专家建议,积极推进整改工作。审核评估专家组 经验丰富、工作认真,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十分切中要害。真正促进学校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 强”。
六、评估培训相关问题(20-21)
20.问:教育部什么时间对受评高校开展培训?
答:为帮助高校做好自评,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和评估中心将 提前对参评高校分批次进行评估培训,这个培训是官方的、免 费的(原则上是第一年下半年安排第二年参评高校培训,特殊 情况会略有调整,但一定会给高校留有余量)。除此之外,任 何组织和个人开展审核评估培训均未得到官方授权。
21.问:审核评估《工作指南》和《精要导读》对参评高校 评建改工作有什么作用?如何获取?
答:为帮助参评高校更好开展评建改工作、专家更好开展线 上评估与入校评估考察,评估中心组织力量编撰完成《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工作指南》(简称《工作指
南》)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精要导读》(简 称《精要导读》),整个过程历时 2 年。其中,《工作指南》 是一本实操手册,主要内容包括《方案》释义、学校评建改工作指南、专家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工作指南、相关政策文件及 参考文献等四部分内容,让参评高校、评估专家明确知晓新一 轮审核评估“为何评”“评什么”“怎么评”。《精要导读》 是一本通识读物、“口袋书”。主要围绕社会感兴趣的具有典 型性、普遍性的问题,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,对新一轮审核评 估进行概要性解读,让社会人士、有关研究人员快速“入门”。 《工作指南》和《精要导读》拟于 2022 年 4 月由高等 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请学校及时关注高等教育出版社发 布的相关信息,也可直接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系征订,联系
人:赵老师,电话:010-58582185,邮箱:zhaojy@hep.com.cn。
七、数据填报相关问题(22)
22.问:参评高校是否需要针对审核评估单独填报基本状态 数据?
答:参评高校无需针对审核评估单独填报基本状态数据,评 估所需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来源于高等教育质量国家监测平 台年度采集数据自动提取形成。